发布日期:2025-01-03 18:21 点击次数:68
央广网北京7月5日消息(记者吕红桥)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《天下财经》报道,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正在举行,从大会展览展示来看,当前大模型企业都在积极探索应用场景。那么,大模型研发应用的难点有哪些?接下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?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·腾讯论坛5日举行,多位业内专家分享了自己的看法。
当前,2C也就是面向个人用户的大模型应用场景呈现“井喷”态势。不过,要找出真正好用的大模型并不容易。在网络文学领域,阅文集团发布了行业首个大模型“阅文妙笔”,在辅助网文多模态创作、支持用户与角色对话、网文AI多语种翻译等方面都有实践和落地。这些应用中的每一个,都需要克服大量困难,才能流畅运行。
阅文集团副总裁黄琰以网文翻译为例说:“比如俗语‘动了肝火’,我们很难把它翻译成the liver was on fire。但大模型就这么翻译的,实际上是很生气的意思。还有过度分段,网文的作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写作风格,如果这些问题我们没有解决,直接翻译的话,就会产生一些不够连贯的场景。还有指代模糊,‘你’到底是前文中的哪一个,这就涉及对网文的理解。这里面有一个非常关键的动作,叫做对即将翻译的文字进行预处理。当我们进行预处理以后,它的精准度就好了很多。”
而大模型在2B也就是产业领域的应用场景虽然也有,但数量要比2C少很多,“爆款”应用更少。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别?产业和企业应用大模型的堵点在哪?腾讯云副总裁吴永坚分析,出现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是用户容错度不同,个人用户容错度较高,而企业用户则明显不一样。
吴永坚表示:“如果是2B,我们现在所遇到的场景就很严肃,是要求很高的。比如我们看到比较多的售前售后客服,包括一些政企问答、信息问答。用户在用的过程中,会要求很高。如果随便说一个错误的信息或者没用的信息,你会发现投诉会非常严重,企业是不敢用的。”
对于接下来大模型的发展方向,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、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长马利庄认为,大模型要向主动式智能转变,更好理解人的意图,才能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。
马利庄表示:“比如说我们在自动驾驶的时候,有不同的车辆或者是智能体在前面,可能要占用你这个车道,或者有个车晃来晃去非常危险,他(司机)有可能是打瞌睡了,也有可能是醉驾,要能理解或者预测车辆的意图。就是说要找出人在什么样的环境,说什么样的话,做什么样的事,这之间有因果关系。这些关系都要合起来,做主动式的智能。这样的话,它会非常自然。”
总的来看,当前所有大模型都还不完美,有待进一步优化算法,增大参数规模,迭代升级。但中国科学院院士胡事民建议,不管是什么类型的企业,面对当前的浪潮,都应该持开放心态,拥抱人工智能。
胡事民认为:“比如说大模型出来之后,有个附属的产品叫代码大模型,就是计算机可以写代码,它可以帮你完成代码,你写一部分它就给你加几行,你写它也写。我跟一些软件企业进行过一些交流,他们说如果企业很好地使用代码助手,程序员的效率提高百分之二三十是很容易的。一个大的软件出口企业就可以创造巨大的财富。我觉得不管是什么企业,在当前这样一个情况下,应该有一种开放的心态,拥抱人工智能,这是毫无疑问的。”
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广州商学院管理学院